本报讯(记者江舒远)正像比尔·盖茨在新作《未来时速——数字神经系统和商务新思维》中强调的数字信息速度一样,该书的出版也具迅雷不及掩耳之势。从3月24日《未来时速》在美国上市,到4月12日,北京大学出版社以首印15万册的大手笔推出该书中文简体版。不到20天的时间,已有20余个国家被盖茨占领。仅中国,就有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香港等数个城市在热卖盖茨“时速”,同时先前《未来之路》及相关微软图书也连带受宠。
如1995年《未来之路》为Windows95促销一样,此次的《未来时速》也大有为即将出炉的Windows2000、office2000鸣锣开道之意,并透露出微软要在全球超级垄断经营的雄心。相比之下,同为IT产业,国内以新理念领导市场,用书促销产品,用产品带动书的做法目前尚未见。早先的《联想为什么》、《同创崛起》总结多于预测、开创;近日的《王选谈信息产业》等书,则更多涉及中国在IT产业上的艰辛。撇去财力、技术现状等因素,理念之别,不能不让人深省。
然而,尽管新作保留了微软一向的开创性,同针对大众的《未来之路》相比,本书因面向商业管理领域而不具通俗性。加之译书时间仓促,译者水平有限,全书行文平平,尤其后半部一些章节,文字欠流畅,有不少“夹生”之处。一位从事网络建设的工程师说:“这本书(指中译本)不好消化。”而清华大学信息系的一名学生干脆直言:“《未来时速》的制作水平比《未来之路》差多了。”因此北京大学出版社耗5.5万美元巨资买来的《未来时速》能否创造更好效益,不能不令人担忧。联想集团一部门经理分析道:“1995年《未来之路》出版时,中国的计算机业刚上一个台阶,相关图书并不多。现在是1999年,不论计算机业还是相关图书都有很大改观,这种状态下,《未来时速》想达到当年《未来之路》40万的销量,恐怕不是很容易的。”